• 首頁>新聞中心>滇投要聞>今年滇池藍藻水華防控形勢嚴峻,已收集處理富藻水1404萬立方米 滇池出現水華 劃定40片水域處置

    新聞中心

    滇投要聞

    今年滇池藍藻水華防控形勢嚴峻,已收集處理富藻水1404萬立方米 滇池出現水華 劃定40片水域處置

    瀏覽量:
    分類:
    滇投要聞
    發布時間:
    2023-06-29

      6月28日,記者從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了解到,進入6月,受高溫、蒸發量大、入湖水量減少和雨季徑流沖擊影響,大規模藍藻水華發生概率增加,6月下半月滇池開始出現輕度—中度水華。

      為做好2023年度滇池藍藻水華防控處置工作,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(以下簡稱“昆明滇投公司”)劃分滇池藍藻水華40片水域,按照“一片一策”進行應急處置。截至6月26日,已累計投入各類藍藻打撈處理、應急處置設施設備128臺套,收集處理富藻水1404萬立方米。

      形勢嚴峻

      規?;{藻水華

      發生風險大幅升高

      近5年來,滇池全湖水質總體保持Ⅳ類,但由于滇池仍處于輕度—中度富營養狀態,藍藻水華周年性發生、季節性富集現象仍然存在。2023年,滇池受氣溫偏高、降水量偏少、生態補水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,發生規模性藍藻水華的形勢較為嚴峻。

      專家分析,滇池仍處于輕度—中度富營養狀態,藍藻水華周年性發生、季節性暴發現象短期內難以消除。鑒于近年滇池生態補水不足、氣溫偏高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,發生規模性藍藻水華的風險依然存在。

      《2023年滇池藍藻水華趨勢預測分析報告》指出:2023年滇池藍藻水華總體發生程度相比去年將較為嚴峻,滇池尤其是草海湖區發生藍藻水華的頻次會比去年有所增加。受氣候和降雨等因素影響,4月、11月和12月發生大規模水華的概率不大,但需防范零散微囊藻、浮絲藻、束絲藻和魚腥藻等水華;由于草海風浪較小,4月下旬至9月為草海藍藻水華防控重點時期;5月下旬至10月則為滇池外海藍藻水華的重點防控時期,這兩個時段內發生大規模藍藻水華的概率相對較大。

      進入6月,隨著雨季來臨,滇池入湖污染負荷加重,且上游旱情嚴重降水偏少,蓄水比往年同期減少,滇池水污染防控壓力加大,規?;{藻水華發生風險大幅升高,滇池藍藻水華防控面臨多重困難和挑戰。

      同時,滇池近岸水位較低,機械除藻設備無法進入,藍藻清除難度大。由于今年水位偏低,滇池東北部、北部近岸水域水較淺,有些區域水深低于0.4米,藍藻在淺水水域富集后,藍藻處置船、除藻車等設施難以進入,無法開展移動式高效清除工作,導致近岸帶水體藍藻堆積,加大了水華應急處置的難度。

      原因分析

      雨季污染負荷增加

      易發生大規模藍藻水華

      滇池藍藻水華發生的原因有哪些呢?對此,相關專業人士表示,滇池地處低緯度高海拔地區,常年光照充分,氣溫也非常適宜藻類生長,加之水體富營養化,一直以來,成為我國藍藻水華發生較為嚴重的湖泊之一。

      隨著滇池保護治理工作的持續開展,近年來滇池水質有所改善,但由于水體依然處于輕度—中度富營養狀態,浮游植物的季節性增長難以避免,水體葉綠素a濃度仍維持較高水平,藍藻水華仍然會周年性發生,季節性富集。2023年1—5月,滇池僅發生零星水華。進入6月,受高溫、蒸發量大、入湖水量減少和雨季徑流沖擊影響,滇池化學需氧量、總磷等濃度升高,藍藻生物量也大幅增加,大規模藍藻水華發生的概率增加,6月下半月開始出現輕度—中度水華。

      根據歷年數據分析,每年滇池藍藻水華最為嚴重的階段為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。隨著雨季來臨,滇池入湖污染負荷增加,促進藻類增殖,易發生大規模藍藻水華。此外,進入夏季,滇池水溫較高,水體中總磷等營養鹽的增加,會促進藻類的生長,受風力風向影響,藍藻易在近岸水域富集。

      生態補水不足、水環境容量下降也是滇池藍藻水華發生的原因之一。今年,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實際調水量17524萬立方米,除去城市供水5731萬立方米,實際補給滇池水量僅為11793萬立方米。加上今年氣溫偏高,平均每天蒸發200萬立方米水量,滇池水位持續下降。到6月11日,滇池外海水位下降到1886.78米,滇池外海蓄水量下降到13.74億立方米,為近10年來的最低水位和最小蓄水量。

      由于湖泊水位較低,在風浪擾動下,近岸淺水區域底泥擾動釋放有機質、氮和磷等物質的風險加大,會促進水體中化學需氧量、氮和磷等指標升高。

      2023年6月,滇池水溫比2022年同期高1.6℃,水體中浮游藻類生物量大幅升高。以外海為例,藻生物量較5月升高了90.5%至263.3%,外海多數點位藻密度超過2億個/升。藻類生物量增加,在風浪減弱的狀況下易上浮形成藍藻水華。

      防控措施

      劃定40片水域處置

      增加人工作業力量

      為做好2023年度滇池藍藻水華防控處置工作,2023年3月,昆明市編制了《2023年滇池藍藻水華趨勢預測分析報告》并通過專家論證。4月,市政府印發《2023年滇池藍藻水華防控處置工作方案》,昆明滇投公司編制了《2023年度滇池重點區域藍藻水華日常防控及應急處置預案》《滇池藍藻水華40片水域“一片一策”應急處置預案》,細化藍藻應急防控處置措施。截至6月26日,昆明滇投公司累計投入各類藍藻打撈處理、應急處置設施設備128臺套,累計收集處理富藻水1404萬立方米,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重點水域浮藻聚集強度。

      此外,進一步強化現有藻水打撈處理設施設備調度運行。龍門、蝦壩河2座大型藻站保持24小時滿負荷運行;2艘大型藻船、6艘中小型藻船、6臺中小型藻車,加強藻水攔截、導流、聚集措施,延長作業時間,提高藻水收集處理效率。每天可收集處理富藻水9.8萬立方米,基本覆蓋15片重點近岸水域。6月26日,已收集處理富藻水7.68萬立方米,產生藻泥141噸,運行值守人員202人次。6月27日截至12時,已收集處理富藻水6.43萬立方米,產生藻泥110噸,運行值守人員242人次。

      進一步優化調度現有藍藻應急處置力量。圍繞草海新河灣、壩河濕地近岸水域,外海海埂公園、海洪濕地、星海濕地、王官濕地、斗南濕地、江尾村、海晏村等9片水域,進一步優化調度6艘加壓控藻船、2艘曝氣控藻船以及水體推流等應急處置設備,盡可能減少藍藻水華堆積面積、時間。

      針對大量浮藻發生在近岸淺灘區域,藻車、藻船等機械化設備難以抵近發揮功效的問題,6月27日緊急增加人工作業力量,實施人工攔藻、撈藻或沖藻作業,盡可能避免淺灘區域藍藻水華堆積。調集投入工程船舶8艘、作業工人40人、沖藻小型水泵30臺開展人工作業和應急處置。

      下一步,將持續開展藍藻水華動態跟蹤監測。在滇池重點水域,每日開展持續藍藻跟蹤監測,實時監控水溫、pH值、湖流、風力風向等指標,每周開展滇池藻類群落結構變化的監測工作。同時,利用滇池重點區域的監控、無人機等設備,實時監測水面藍藻水華分布情況,及時掌握和預測藍藻水華發生、分布動態;依托滇池藍藻監控預警系統平臺,通過監測數據分析與模擬,每周實時發布藍藻藻情預警信息,并及時解譯當天衛星遙感數據,形成滇池水華遙感監測報告,為滇池藍藻監測、預測與防控提供技術支撐。加強各級水質監測部門的聯系,及時掌握滇池水質變化狀況,共享藍藻水華信息。同時,結合日常巡查等工作,對發現的藻情進行及時反饋,及時通知責任單位進行處置。

      此外,繼續加大滇池藍藻水華的日常清除、打撈力度,提升機動處置能力,發現藍藻水華及時開展應急處置,力求做到重點水域零散水華的“日聚日清”,同時保障藻泥的無害化、資源化處置。


    yellow字幕在线观看免费观看直播,大香伊在人线综合,两人做人爱费视频免费完整版,丁香婷婷